成为母亲后,为何这位女科学家的研究思路更

意识从何而来?记忆如何形成,又如何存储?什么决定了智慧与思考,情绪与情感?

为什么会怦然心动,坠入爱河?人,是如何感应外界,在每个刹那做出种种选择?……

亘古以来,无数人追寻着答案。

像在无边的旷野上奔跑,一些人投入宗教的怀抱以获慰藉;一些人在哲学中谋求意义与自洽;还有一些人登上科学的高塔,瞭望另一片宇宙,他们相信,大脑隐藏着一切秘密。

撰文

徐竞然

责编

李珊珊

成为母亲后,来自自然的“馈赠”

跟孩子们一起玩时,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莹有时会情不自禁代入在实验室观察实验动物的角度。

日常,哥哥带着妹妹做游戏,玩玩具。当哥哥跟着爸爸结束出差再回家时,李莹明显感到,妹妹对哥哥的依赖,多于对爸爸。

面对大人,哥哥常常害羞,不太爱说话,但即使单独面对陌生的小朋友,哥哥也会主动地自我介绍,拿着玩具邀请他人一起玩。还有更明显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异的思考、生活习惯。

观察“人类幼崽”,让李莹忍不住琢磨:“幼年个体是如何开展社交的?什么样的神经环路‘操控着’他们的社交行为?幼年时的社交又将如何影响成年后的行为与性格?”

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圈”

作为一名脑科学研究者,李莹希望了解大脑如何感知外界环境,从而产生恰当的社会行为。面对变化的社会情境,各脑区神经元如何编码社会信息,产生恰当的社交行为、社会认知与情感?而神经调制系统又是如何参与这些过程?都是李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ttingwall.com/cptz/cptz/190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