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一部印度神片当下父母为了一个学位能

电影如果加上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标签,那么一切都会变得可信起来。

而近期上映的《起跑线》就是以此为基础,讲述了一对土豪夫妇为了让女儿进入德里最好的幼儿园——德里文法幼儿园,权谋智术全力以赴,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喜剧励志故事。

不过在给这部片子封神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电影传达的观点是什么?

“起跑线”顾名思义,是运动员起跑的位置。如果把人生比喻成赛道,那么赢在“起跑线”就意味着孩子少走了许多弯路,离人生巅峰更近了一步,这不正是每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焦虑和奔波的源头?

但近些年来,也有很多人反对“赢在起跑线”之类的话,比如撒贝宁就在综艺节目《开讲啦》里说道:千万别相信什么人生别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话,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线。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起跑你看过谁站起跑线上,大家都一堆出发,谁能坚持到最后才最关键。

实际上人生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而是一座没有规则限制的金字塔,有些人吭哧吭哧,爬得鞋底都掉了还没看到队尾;有的人穿上了蝙蝠衣,省油又拉风;还有的人他虽然保持竞走的速度,却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越往上走,空间越小,竞争越大,被踹下来的人越多。

要知道,撒贝宁的本撒就是开挂人生的绝佳例子。在别人奋斗高考的时候,他提前三个月拿到了北大的通知书;其他人还在复习考研,他又被保送研究生了;正当大家为找工作坐立不安时,他已经在央视主持《今日说法》了。

印度电影大多都走形式主义路线,从无可挑剔的人设到浪漫的场面调度,都不是你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的那个样子。

就连现实主义题材片,也会带着点魔幻和神话色彩。《起跑线》的故事触及社会阶层这种现实的问题,导演却选择把中产阶级的那点焦虑和危机诗化。

电影里,英语成了社会分层的工具,很抱歉,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但是。贫穷不仅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它还限制了我们的英语水平。

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王中磊家的孩子威廉在众多星娃中脱颖而出,年仅8岁他的不仅给商贩当了起了翻译,还跟外国友人用英文聊了起来,从足球到篮球,生物到自然科学,天南地北,中高级词汇顺手拈来,胆量和眼界跟普通孩子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很快,他所读的幼儿园被扒出来了,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全英文教学,单是一个学期的学费就高达十几万。

教育不公平是阶级固化的源头没错,但这其实是大环境下的常态。如果大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我们又为了什么奋斗。

电影原文《HindiMedium》,直译过来就是印度的中产阶级,有钱但没有达到一掷千金的程度,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没有话语权。这一阶层具有高流动性的特征,他们大多数从底层拼搏上来,同时也容易掉下去。

拉吉夫妇所面临的选择我们也并不陌生,一言蔽之,“是做顶尖学府的凤尾,还是普通学校的鸡头”?

他们是新晋的中产阶级,正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社会地位,妻子不甘现状,想要突破自身的阶级。这无可厚非,所有人都想往上爬,抓住通往上流阶层的末班车,把“土豪”标签的“土”字去掉。

但顶级学府向来僧多肉少,稀有资源通常都伴随着残酷的竞争和代价。当上车的条件教他们变成跳梁小丑,鄙夷的目光将他们的自尊按地摩擦,相比之下,底层人民对待同伴的表现是那么地可爱。

故事的高潮,拉吉假扮穷人的事情东窗事发,贫民窟的朋友知道他们窃取了政府分配给自己的学位之后,发出了“我们不一样”的感慨:知道我为什么不能像你们那样吗?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偷窃别人的权利。

被“阶级固化”所困的人如此呐喊,先是贫民窟对话中产阶级,再是拉吉讽刺精英阶层。

与其说拉吉不断往上爬的野心向人性的善良低头了,不如说他认清了现实,他只是不喜欢那些所谓的精英人士功利的“课程”,也练不来学习利益至上的那套理论,或者说不屑于“与之为伍”,说到底还是狠不下心来。

电影最后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只要我们都把孩子送进公立学校,教育资源自然如影随形。

知道吗?顶尖的私立学校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回头看《起跑线》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好像并没有,他只是给中产阶级的人打了一管安定剂,告诉大家,活在当下,中产抱团也能过的挺好。

当然,这恰恰也是精英阶层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和权益,所喜闻乐见的结果。

文丨疯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ttingwall.com/zysx/zysx/226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