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孩子,跑不赢人生这场马拉松更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现在我们家长的主流教育观念常常强调的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要非常辛苦地学习这个、学习那个。不光是我们赞同这个观点,包括著名的作家在《异类》一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做出成就的人,一朝领先,一辈子领先。但是我们的人生会是一个充满挫折的铁人三项过程。期间不会一帆风顺的,假如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为孩子扫平他人生的一切不如意,那么就别培养一个“玻璃心”的孩子。

为什么我们当中取得的成就大小,并不是按照我们上学时期的排名?那是因为,即使赢在了起跑线上,今后也未必赢,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场铁人三项,而不是短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赛道会不断地转换。每过一个阶段就有人不适应而主动退场,是主动退场。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最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这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人,他的人生起跑线:

作为韶山一个农民儿子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农村,来到大城市,是在年,他步行里路,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堂读书,他跟斯诺描述过当时既兴奋又紧张的心情:“我听说这城市是非常大的,有许许多多居民,许多学校和一个巡抚的衙门。这简直是一个伟大的地方!这时我很想到那里去……我步行到长沙,心中极端地兴奋,一半生怕被拒绝,几乎不敢希望真入那个伟大的学校做一学生。”(《毛泽东自传》)这一年,毛泽东18岁。

自信心的养成,离不开一个人的学习和见识。在长沙就读期间,毛泽东博览群书,而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善于思考,勤于调研。他对中国社会的真正了解,他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远远超过了留学归来的洋博士们。

毛泽东出身农家,貌似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他一直被轻视:在湘乡读高等小学,“许多有钱的学生都轻视我,因为我常穿破烂的袄裤”;在北京,被欧美博士轻视;在中央苏区,被苏联留学归来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轻视……但轻视,能击败毛泽东吗?

在北京的严寒里,青年毛泽东穿着与同乡青年共用的一件大衣,驻足于冰雪之间,在一片银装素裹中,凝视若火焰般绽放的红梅,满心欣赏,热血沸腾。他乐观,不焦虑;他不抱怨,努力寻找问题症结与解决之道;他不在乎身外之物,他追求精神的强健,还有信仰的力量。

从伟人身上我们能学到的恰恰是,赢在起跑线并不是成功的必备。成功也要靠自己长期的努力。而且会经历各种磨难。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小时候,我们很少说类似“玻璃心”这样的词,但今天我们经常会听到“玻璃心”“伤不起”这类的话。很多年轻人,似乎真的脆弱到了不能受一点伤的地步。动不动地离家出走、寻死觅活。玻璃心是如何养成的?这和我们今天过分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有关。

由于过于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和老师不断告知孩子,一朝落后、永远落后,孩子们一旦遇到一点不顺利,暂时落后了,就害怕得要死。用不了多长时间,孩子的心就变得很脆弱,成了玻璃心。这些人如果一开始处于顺境,就越发地有信心一路走下去,但是人很难永远有好运气,一旦遇到挫折,变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变得暗无天日了”。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的家长和学校能够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在人生中长跑的意识和能力,一时的挫折、落后、低谷不算什么大事。但是赢在起跑线上的理论心态下,家长表现得比孩子还焦虑。而家长和学校所做的,一方面是继续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小心翼翼地为孩子保驾护航,最后大家都变得输不起。虽然很多人后来懂得了把人生当作铁人三项的重要性,如果在年轻时养成了玻璃心。那么以后在人生转换赛道时,畏首畏尾、害怕挫折以后,就无法为长跑提供动力了。

当今教育孩子,当大家都在试图抢先跑出去几十米,或者都在训练那种有爆发力而没有耐力的短跑时,聪明人不放让孩子炼就一颗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自己和孩子总是能够不断坚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还能够一边跑,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那就更好了。最终获得幸福人生的,是这样的人。

本文内容,是作者阅读来自吴军博士的著作《见识》。其中的第三章的,关于“起跑线和玻璃心”的体会,分享给你。假如你有关于自我成长和育儿方面的方法,欢迎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ttingwall.com/cpfl/cpfl/22256.html


当前时间: